未來全球經濟及貿易模式所具有的特征是:世界經濟由經濟“全球化”向“多極化”的轉變影響更為廣泛,這些變化對航運業的影響非常直接。由于運力過剩問題依然存在,未來航運市場低迷的時間也會變得更長,這可能導致全球新船投資目前處于疲弱狀態。
基于全球貿易模式發生的新變化,預計下一輪散貨船新船投資會因為大宗商品需求放緩而產生削弱;集裝箱船的運輸需求數量或將比以前有所增加;石油貿易方式的改變將為大型油輪帶來新的投資機會;伴隨環境革命,全球LNG、LPG船新船投資依然會快速增長。
貿易模式變化影響新船投資結構
航運需求在更多程度上受到貿易模式和能源發展格局的影響。航運市場的牛市開始于2002年下半年,最先啟動的是集裝箱船和油船市場,然后是散貨船運輸市場。
2004—2005年:全球化經濟刺激貿易的繁榮,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大量進口初級產品,然后加工成產成品,而歐洲和美國等發達國家不斷進口制成品,這使得集裝箱船貿易量不斷攀升,并加快了集裝箱船的投資。
2007—2010年:自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以來,全球需求動能和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增量需求從美歐主導開始轉變。由于中國、印度和前蘇聯國家等經濟體的發展刺激了對化石燃料、工業用金屬等初級產品的需求,也使中東、美洲和非洲的原料出口國大為受益,此舉促進了散貨船的快速發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應對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2009年中國采用“4萬億經濟刺激方案”,這極大拉動了鐵礦石的需求,催生了散貨船的運輸和需求。
自2010年以來,世界經濟能源格局的變革帶來新船投資的機會。隨著石油科技的進步,世界油氣市場格局悄然改變。美國、加拿大和巴西引領石油和天然氣開發熱潮。由于技術革命使得人們可以獲得難以開采的礦床,加拿大的油砂、美國的頁巖油和頁巖氣、巴西的巖下層石油,大量“新石油”和天然氣即將投入使用。頁巖氣和頁巖油的開發,被看作全球能源領域的一場技術革命,海洋工程船以及海洋裝備與勘探成為該輪投資的焦點。最為值得注意的是,在2014年清潔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長帶動了天然氣運輸船的急速投資,原油價格的暴跌將使得海洋油氣勘探的熱潮有所減退。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繩纜
中國是化纖大國,但不是化纖強國,據專家介紹和有關部門統計,中國的高性能特種纖維的產量僅為世界產量的百分之一。 當今世界三大高 性能 纖維是:芳綸、碳纖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當前中國由于技術問題芳綸僅有小量生產;碳纖維尚處在試驗和初級生產階段,產品只能應用在耐磨填料等領域;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在1994年同益中突破關鍵性生產技術以來,現已經在國內形成多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產業化生產基地。據報道,美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 70%用于防彈衣、防彈頭盔、軍用設施和設備的防彈裝甲、航空航天等軍事領域,而高性能纖維的發展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是建設現代化 強國的重要物資基礎。當前,以國家已經大力支持與加速發展我國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的生產與應用,國產UHMWPE 纖維已經在全世界占用舉足輕重的地位。
資訊來源于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繩纜制造商 江蘇省香川繩纜科技有限公司 為您轉載